沈农大教务〔2021〕16号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精神,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优质课程教学资源,推动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创新,推进人才培养能力提升,特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学生为本的原则。以创新教学模式方式、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优质人才为根本,按照“学校主导、教师主体”的方针,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避免为建设而建设,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二)坚持建引结合的原则。充分结合校内校外两种资源,构建协同育人的课程建设机制。按照课程归口原则,集聚优质师资团队力量,建设具有学科专业优势特色的现代化课程体系;同时引进具有行业与社会影响力的优质在线课程资源,优先引进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中适合我校的公共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
(三)坚持动态管理的原则。以教研结合、产教融合为目标,主动运用“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更新课程传授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通过学校立项或自主建设的方式,力求“立项一门、建设一门,建成一门、应用一门”。
(四)坚持分类建设的原则。建设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一流本科课程、线下一流本科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一流本科课程、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五类课程。结合学校课程建设现状与未来发展规划,注重轻重缓急,集聚有限资源,重点突破,力求精品。
二、建设目标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要坚持“两性一度”的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课程要有高阶性,要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要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课程要有创新性,内容要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课程要有挑战度,提高教与学的难度,加强教学方法设计,吸引学生广泛参与教学互动,引导主动学习。同时,一流本科课程要融入新农科、新工科和新文科建设理念,要对接专业认证标准。
三、申报与评审
(一)申报范围
列入学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所有课程,其中专业核心主干课和具有农业特色的通识课程优先建设。
(二)申报条件
为确保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运行一体化,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原则上由课程负责人所在教学单位组织申报。鼓励交叉学科和跨院、跨校联合申报。积极推进高层次人才建设一流本科课程。已获得校级一流本科课程立项的课程,不得重复申报一流课程。每位教师每年最多可主持立项1门一流本科课程。尚有未结题一流课程项目的课程负责人不能再次申报同一类一流课程项目。一流本科课程校内团队成员须不低于3人,不超过5人。
(三)建设周期
各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周期为1年,从立项之日起1年内完成建设。
(四)立项和结题
学校组织专家对项目立项和结题进行评审。通过立项评审的准予立项。立项项目要按照既定目标和结题标准进行课程建设,五类一流本科课程结题标准如下:
1.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的结题标准。从立项之日起在半年内以SPOC形式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上学时占总学时的20%-50%,线下学时占50%-80%);在一年内以MOOC形式上线开课,并保证至少持续线上开课5年。
2.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的结题标准。从立项之日起一年内至少进行一学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上学时占总学时的20%-50%,线下学时占50%-80%),提交与传统教学方式对比研究报告。
3.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的结题标准。从立项之日起一年内进行课程建设,提交课程建设前后对比研究报告。
4.虚拟仿真一流本科课程的结题标准。从立项之日起一年内完成虚拟仿真课程建设,具备开展虚拟仿真教学条件,提交与传统教学方式对比研究报告。若对比研究报告结论认为整体效果优于传统教学,对应项目须应用于实际教学中,至少应用5年。
5.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的结题标准。从立项之日起一年内进行课程建设,提交课程建设前后对比研究报告。
各类一流本科课程结题时均须进行结题评审,填写并报送结题申请书。通过结题评审的认定为一流本科课程,颁发结题认定证书;未通过结题评审的不予认定一流本科课程,取消课程立项,收回经费投入。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学校成立“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主管教学工作副校长担任组长,工作组成员为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现代教育信息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负责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课程建设规划制定、过程监督、结果检查。教务处负责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具体组织推进工作。财务处、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高等教育研究所和现代教育信息中心负责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的资金支持、政策支持、成果认定、师资培训、技术支持等工作。
2.二级教学单位成立一流本科课程工作领导小组。由二级教学单位负责人担任组长,分管教学工作副职担任副组长,各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为成员。负责所在单位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组织和领导。
(二)制度保障
1.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实行项目课程组负责制。课程建设与应用、资源丰富与管理由课程组负责。建设项目严格实行进度管理。除课程负责人有离职情况可申请更换课程负责人外,不得更换课程负责人。申请更换课程负责人须填写课程负责人更换审批表,学校审批通过后生效。
2.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纳入学校专业技术职称晋升指标体系。
(三)条件保障
1.经费资助。学校通过项目立项形式将给予一定数额的配套经费,用于课程的建设和更新。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课程团队成员均可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课程项目每项增加1门次的课堂教学工作量。
2.课程引进。学校择优引进优质在线课程,支持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建设。
3.设备和环境支撑。学校将投入一定资金加强智慧教室等设施条件建设,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提供条件支持。
4.培训和技术支撑。依托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和现代教育信息中心等职能部门,根据教师、学生的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开展课程建设、课程应用等业务和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