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10期)总第191期

作者: 时间:2023-03-24 点击数:

中国式现代化融入概论课 激励学生奋发拼搏精神

---介绍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丽老师“概论”课程建设特色

督导员 张凯斌

近日,我跟随2021级农学专业卓越班,一同听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丽老师所讲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感觉教师备课充分,教学内容充实,表达流畅,富有感情,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学生能够认真听讲,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并能积极思考,课堂学习氛围较好。应该说,本课的教与学达到了良好的契合。课后,我与刘老师进行了交流,更进一步了解了刘老师以及她们的课程团队在本课教学中所进行的有益探索。现将刘丽老师“概论”课建设特色介绍如下。

一、 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与理念

1.教学改革背景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后,在党的二十大上又进一步详细勾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中华民族向新征程进发的号角。新时代大学生未来将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如何面向大学生讲好中国式现代化这一课,进而激励大学生的奋发拼搏精神至关重要。“概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理论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认识和分析复杂社会现象能力的任务,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概论”课,将促使大学生将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作人生的奋斗目标,成为激励青年大学生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和投身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精神引领。

2.教学改革理念

“概论”课程是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作为知识载体,囊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生动力、展开历程、历史成就和重大意义等完整教学结构及相应教学内容的高校思政课。在教学过程中,以中国式现代化牵引贯穿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展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大学生真正领悟到什么是,为何是,以及如何是“中国式现代化

二、 课程教学改革的特色

1.讲清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规定性、独特属性和发展前景,都是中国共产党顺应中国实际,领导人民开创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形成和完备起来的。将“中国式现代化”融入“概论课程,鲜明地囊括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部内容,因而在教学中需以中国式现代化作为逻辑主线,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中,启示大学生深刻领悟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重大意义。

2.与其他思政课融入贯通

“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学时为48学时,其中包括40学时理论教学学时,8学时实践学时,主要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相关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内容属前后衔接的关系,自毛泽东思想中的“四个现代化”直至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不断完善和拓展,是一个一脉相承的概念和理论,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概论”课,需贯通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联系,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脉络,全面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魅力。

3.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学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概论”课,既要采用灌输的教育理念,将基本理论灌输进学生头脑,也要采用启发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主动接受、独立思考,进而掌握理论,生发认同。因此,应运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应贴近大学生,从大学生的需求和认知规律出发,以问题倒逼的方式设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研练式教学、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

三、教学改革内容与措施

1.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教学内容,用理论分析引领学生

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概念”课,最重要的是讲透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让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概念在大学生头脑中清晰起来。在本课程教学中按照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成果的沿革,详细贯穿了毛泽东思想中的“四个现代化”、邓小平理论的“三步走”战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三步走”战略、科学发展观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两步走战略以及二十大报告中国式现代化,讲解了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发展脉络、核心观点、理论意义,以及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其他现代化相比的独特属性等问题。

2.开展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教学,用事实和实践启迪学生

实践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开展实践教学,将学理式的抽象的教学内容具化为形象生动的现实情境,调动学生的真实情感,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力量。

首先,开展课堂教学实践 创设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习特征相关联的教学情境,使大学生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和观点碰撞,联接中国式现代化远景目标与现实任务的关联,激励大学生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通过微视频制作、课堂演讲、案例分析等形式,使大学生亲自动手,亲身参与课堂的教与学中。例如在“四个现代化”教学中,请大学生查阅“四个现代化”提出的时代背景,具体内容,历史意义等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挖掘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础,提升理论学习效果。再比如对“在195310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毛泽东说:我们会造什么?除了桌子椅子,连一辆汽车都造不出来”等案例进行讨论,分享对案例的心得体会和感悟,激励大学生奋发图强,立志报国。

其次,开展课外教学实践 让同学们走进农村、工厂、社区,通过亲眼所见,亲身体验,在看得见、摸得着、体验得到的教学情境中使理论融入立体化、鲜活化。利用劳动节、国庆节假期等时间,开展观察家乡变化、开展社会调研、走访新农村、体会中国式现代化成就等实践任务,请同学们将自己所见所闻用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下来,制作成微视频,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同学们在自己担任导演、摄像、主持人、演员、剪辑、配音、配乐、制作等过程中,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展现了青春活力,锻炼了才能,感受到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体验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逐梦中国式现代化的拼搏精神,同学们的参与热情高涨,分享氛围浓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精彩讲活,用生动的教学感染学生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呈现讲授与思考、学理与轻松、活泼与统一并重的教学效果。

首先,开展翻转课堂式教学  “翻转课堂” 教学方法的主要目标就是要突破单向灌输的教学惯性, 打破单向灌输教学方式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流程,重构教与学的环节,创新教学秩序,将之转变为,即: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理论讲授学生实践学习,对于增强“概论”课教学内在活力,提升教学实效性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课程组将大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每组7人左右,分配不同的主题,例如设置“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专题,布置自学、小组研讨、课堂汇报任务,大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找网络或其他学习资源,开展小组学习讨论活动,概括该专题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在进入该专题课堂教授时,首先由学习小组展示学习研讨的成果,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内容给予补充和点评,回答疑难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和难点,让大学生在自我学习和课堂讨论中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内涵和价值意蕴。

其次,运用雨课堂等手段开展互动式教学  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基于微信平台的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是一种新兴的课上互动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互动式教学,能够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并使教师即时接收到学生的反馈,随时答疑解惑。课程组使用雨课堂进行课上考勤,课堂练习,课堂学习情况考评,实现了师生的即时互动沟通。在教学中,课程组在讲解完理论知识后,即时利用雨课堂进行随堂测验,对学生的接受情况进行检验,即时回收学生答题结果,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对错题进一步加以讲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即时纠正错误,并根据学生雨课堂对学生课堂参与情况的记录,分析学生课堂表现,对大学生进行过程性考评。雨课堂的使用有效提升了学生课堂参与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丰富了“概论”课考评办法,使大学生全程跟随教师的引导,深度参与课堂互动,激发”概论”课的深度学习,提升了教学效果。

本期信息传至:陈启军校长、辛彦军副书记、王铁良副校长,吴东立副校长、教务处、研究生院领导,学院负责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领导、全体督导员。


Copyright© 2015-2023 沈阳农业大学外语教学部
技术支持:沈阳农业大学·神农大学生农业软件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