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教育融入概论课 支撑新农科人才培养
---介绍马克思主义学院魏文刚老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创新与实践
教学督室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简称“概论”课)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政治性和时代性。实现“概论”课教学创新,要不断增强其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农科院校“概论”课教学改革聚焦耕读教育,坚守“立德树人,强农兴农”的初心使命,以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追求为目标。“概论”课程组坚持不断教学改革,将耕读教育融入概论课程,支撑新农科专业人才培养,他们重构课程教学体系,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创建实践教学方式,创立课程考评机制。取得较好教学效果,获得2023年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现将魏文刚老师“概论”课程组课程创新与实践传给各位分享。
一、 改革背景与理念
1.教学改革背景
“概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理论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认识和分析复杂社会现象能力的任务。农科院校坚持“爱农、懂农、践农”的
新农科人才培养理念,以“概论”课教学改革为突破口,聚焦耕读教育,培养学生“ 一懂两爱” 的家国情怀和价值取向 。
2.教学改革理念
培育大学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以“概论”课为代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责无旁贷。然而,如果一味照本宣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难以实现“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目标,只有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前提下 ,结合农科院校学生特点,对课程体系进行再造,才能更好地提高“概论” 课 的教学质量,培养知农爱农人才。
二、 学情分析与教学问题
1.课程情况与学情分析
“概论”课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现实意义为主线,具有理论性高、内容性广、实践性强等特点,是各类院校二年级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农科院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学习基础相对薄弱。二年级正处于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时期,学生对于专业课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基础课,导致“概论”课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1)僵化的教学方式 ,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填鸭说教式”的教学方式易使学生产生倦怠感,学习被动、积极性不高,严重抑制学生在各个领域的创新能力。需要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独立思考,升提升“读”的能力。
2)封闭的课堂教学环境,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脱离实践的传统“概论”课教学方式没有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景,使学生很难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理论,阻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需要创建 实践教学方式 ,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夯实“耕”的基础。
3)考评体系单一,不利于学生全面理解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传统守旧的考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需要,更无法真正反映学生对“概论”课的获得感。需要优化课程考评机制,将“耕”与“读”有机结合 ,提升学生在教学中的存在感。
三、教学改革与举措
改革思路按照党中央关于思政课建设“八个统一”原则,做到“ 四个增强”,即:重构“模块化+问题链”课程教学体系增强“概论”课的理论性;创新“共同体”教学模式增强“概论”课的思想性;创建“三维一体”实践教学方式增强
“概论”课的亲和力;创立“五环”课程考评机制增强“概论”课的针对性。
1.重构课程教学体系---“模块化+问题链”
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构建“规定专题模块(G G)特色专题模块(T T)、问题链授课重点(P P)”的理论教学方案。“G G+ +T T 专题模块”。设置14个“专题模块”和若干个“特色专题模块”。
1)“规定专题模块” 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最新成就;
2)“特色专题模块” 反映国家和辽宁“三农”发展实际,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未来服务辽宁农业产业发展,真正能够做到“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3)问题链教学重点 “概论”课具有特殊性,学生呈现出无疑问假象。针对此类现象,在教学中按照主动抛问、挖掘疑问、深入纠问的逻辑,搭建起问题链的教学内容体系,启发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欲问于学。
2.创新课程教学模式---“三个共同体”
“三个共同体”教学模式,即:教师---备课共同体、学生---协作共同体、教与学---交互共同体。
1)“备课共同体”---破解教师“自耕其田”的问题,发挥全方位 “手拉手” 备课效能 。坚持 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组建一支跨学科、跨学段的“专题讲座”授课团队。团队成员包括校领导、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农业方面专家学者、专业课教师、中小学教师,有效地集合最优秀教学资源,保证备课质量。
2)“协作共同体”--- 破解学生“单向度的人”窘境问题,实现学习能力与人文情怀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在专题教学中,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集体讨论、翻转课堂、成果展示等活动组建协作共同体。此共同体具有 两大核
心优势:一是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个性、潜能与创造力;二是通过学习、讨论 等 过程,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积极合作的精神。
3)“交互共同体”---破解授课“一言堂”的问题,使得传统“概论”课教学的“主体---客体”模式向“双主体”的平等对话教学模式转变。学生不再是知识被动接受者,而是成为主动汲取知识的建构者。教师也不再机械地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双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发生着角色(话语者和倾听者)的转化,知识在师生交流与对话中得到掌握与升华。
3创建实践教学方式---“三维一体”
农科院校“概论”课实践教学是实现 同耕同读的重要途径,创新实践教学方式要注重乡村振兴主题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增强农科院校“概论”课的亲和力,培养学生爱农情怀。按照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打造 课内实践、 课外实
践和 “ 云端 ” 实践三维一体实践教学闭环。
1)课内实践 涵盖自我演讲、翻转课堂大讨论及 PBL 教学方法等模式 。自我演讲采取读书心得分享、时事评论、史实解说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讲毛泽东思想的内容时,由学生以小组形式品读《毛泽东选集》中经典代表作,挖掘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写作的时代背景,从而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翻转课堂大讨论结合农科院校学生的兴趣特点布置实践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概论”课涉及到的史实资料为素材,如:革命英雄人物事迹、文化传承、乡村建设等,自行编剧、导演、制作微电影,先在智慧教室播放,再由每组学生代表进行视频制作解说。
2)课外实践 开拓教学实践新资源。一是依托寒暑假“三下乡”活动,充分应用好乡村振兴资源,选取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治理示范村等实践教育基地,围绕现代农业、乡贤文化、美丽乡村等问题进行调研,从而调动学生建设乡村、服务乡村的积极性,构建起实习、学习、生活于一体的真实耕读场景,在“ 耕 ”和 “ 读 ”中突出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培养耕读精神,强化学生社会责任;二是社会实践充分应用红色文化资源,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在大中小学一体化中的价值,由学校统一安排赴红色文化资源基地进行参观学习。社会实践还涵盖大学生自行组织的社会宣讲、公益事业(支教、献爱心等)及社会调研活动。
3)“云端”实践 针对 00 后大学生热爱网络交互的特点,将学生分组所
拍摄的微视频传至 b 站、抖音等自媒体,不断扩大实践教学的网络影响力;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等参观,将参观体会发布在微信朋友圈;发挥农科院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制作与“概论”课内容相关作品,并将设
计理念及作品传至微信朋友圈或微信群。
4.创立课程考评机制---“五环相扣”
“耕”和“读”是农科院校“概论”课育人目标的两条主线,科学有效地考评机制能够准确判断学生“耕”与“读”的效果。因此,“概论”课教学创新的关键一环是对考评机制进行创新,真正体现同耕同读的育人目标。农科院校“概论”课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实施素质拓展 、 平时 表现 、 社会实践 、 期中 测试和 期末考试五个环节考评机制。其中,素质拓展的考评内容包括翻转课堂大讨论、自我演讲、PBL 情景教学等;平时成绩的考评内容包括雨课堂签到、课堂抢答、作业、笔记;社会实践的具体形式包括社会实践报告、“云端”实践环节;期中测试和期末考试试题来自于 “ 备课共同体 ”建立的试题库。五个环节的考评机制,既有对理论内容的考评,又有对学生实践的考评,实现了课堂“小思政”与社会“大思政”的融合,有效丰富了“概论”课教学形式,有利于师生间以及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合作,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使农科院校“概论”课更具生动性和活泼性。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任何一环不合格即认定“概论”课总评成绩不合格,也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公正地考评。
四、课程创新点
1.创新课程内容体系
树立用户化思维,创新“模块化+问题链”教学方案,用问题引导、启发、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全面提升“读”的能力 。
2.创新开放式教学模式
运用游戏化思维,引入 PBL 教学法,课程建设体系呈现一种开放式状态,有利于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特别是康村涉农相关方针政策灵活融入教学。 “耕” 的基础得到稳固。
3.创新课程考评机制
通过系统性思维,实行“五环相扣”课程考评机制,突出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察。 彰显 同耕同读的育人目标。
本期信息传至:陈启军校长、辛彦军副书记、王铁良副校长,吴东立副校长、教务处、研究生院领导,学院负责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领导、全体督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