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4期)总第185期

作者: 时间:2023-03-24 点击数:

实施“四项育人”联动 打造“高温力亮”课程

---介绍食品学院孙仁艳老师“包装装潢与造型设计”课程思政创新与实践

教学督导室

包装装潢与造型设计是包装工程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包装装潢与造型设计”课程团队针对课程思政元素深挖掘、精提炼、巧融合还不够充分;课程思政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感召力、引领力还够不到位;课程实践教学手段现代化、路径多样化、层次梯度化还不完善三个课程思政教学真实问题,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创新提出“ 培根铸魂、精准滴灌、智慧思政、多维共进”的教学理念,形成“内容育人、身教育人、课堂育人、实践育人”“四项育人”整体联动、协同高效的课程思政新格局。打造“有高度、有温度、有力度、有亮度”的“高温力亮”课程,提升师生思政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一流专业人才,助力乡村振兴。该课程创新建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获得2023年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现将孙仁艳老师“包装装潢与造型设计”课程思政创新与实践分享各位。

一、教学问题

包装装潢与造型设计是包装工程专业 3 年级开设的核心主干课程,40 学时,2.5 学分。培养学生具备提供产品包装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具有爱党爱国的思想品德和诚信守则、实践创新的职业素养,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与反思,发现存在 3 个方面问题

问题1:课程思政元素深挖掘、精提炼、巧融合还不够充分。主要体现在认识梳理课程结构,对思政元素融入进行系统化、再造性的设计和实践还不够深入。

问题2:课程思政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感召力、引领力还够不到位 。主要体现在教师重专业提升轻思政积累,多考试评分少全面评价,强显性教育弱隐性渗透。

问题3:课程实践教学手段现代化、路径多样化、层次梯度化还不够完善 。主要体现在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职业素养等的培养,学生参与企业实际项目条件还不够充分。

二、创新举措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针对问题创新提出“ 培根铸魂 、 精准滴灌 、 智慧思政 、 多维共进”的教学理念,构建实施“内容育人、身教育人、课堂育人、实践育人”的“ 四项育人”教学模式,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打造了“有高度、有温度、有力度、有亮度”的 “ 高温力亮 ”课程

(一)内容育人 ,价值塑造有高度

梳理、重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 培根铸魂 ”引领有高度的价值塑造。

1. 深耕课程思政目标,夯实思政融合基础。完善课程思政教学基础。确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凝练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科学精神(含创新意识)、法治意识、道德修养(含职业素养)、时代担当、国际视野等 8 个课程思政维度。2022 年全国轻工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研制工作,主讲教师作为包装装潢与造型设计课程组副组长,组织、参与撰写工作。

加强课程思政体系梳理。重新认识和梳理课程内容、结构,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课程大纲、教案、课堂、实践整体教学设计,确保课程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统一。2022 年申报“大思政背景下包装装潢与造型设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实践”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

2. 深挖优质思政资源,提炼重要思政元素。

针对课程教学目标,结合学生职业素养要求、中华民族文化优势、国际国内时事等挖掘梳理和总结各章节的理论知识点,提炼出每模块的“重要思政元素”,形成教学思政案例,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基因式”融入课程,做到知识传

授与思政传授同向同行。

(二)身教育人,人格培养有温度。

注重修身立德、评价维度多样, “ 精准滴灌 ”实施有温度的人格培养。

1. 培养有温度的师生关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成为学生做人的一面镜子。坚持课前 10 分钟走进课堂、坚持每堂课前认真备课、坚持仪表得体,认真对待教学中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尊重每一位学生,主动走到学生中间,给予他们严格的要求、真诚的鼓励和认真的指导。

2. 设立有温度的考评体系。

教学评价维度多样,建立全方位考核评价体系。采用“一人一册”精准评价。学生、学校、企业、第三方评价相结合,课程成绩直观反映学生综合能力。实施“一人一表”精准画像。从课程理解、课堂参与、团队配合、文化体现、创新能力、实践操作六个方面对学生进行 360°画像,分析学生学习行为习惯,掌握学生学习动态。进行“一人一策”精准培养,尊重每名学生特点,发挥每名学生特长,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 课堂育人,知识传授有力度

灵活教学方法,多种课堂融合沉浸,“ 慧思政 ”实现有力度的知识传授。

1. 双向互动课堂实现价值引领。

全程运用雨课堂辅助教学,完成课堂各环节的执行串联。课上学生将作品实时上传平台,师生现场研讨互动。融入案例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授课过程中思政元素的渗透,如通过农夫山泉水包

装渗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学生文化自信。

2. 任务驱动课堂增强团队意识。

积极探索任务驱动教学,项目制教学方法。围绕教学目标设置任务主题,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使学生主动合作探究、思考、实践,增强学生团队意识。

3. 校校协同课堂拓展专业视野。

依托辽宁省跨校修读学分项目,与多所院校进行课程、工作室资源共享、协同培养。将 3D 打印等先进教学技术带入课堂,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有力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拓展专业视野。

(四) 实践育人,能力提升有亮度。

丰富教学活动,将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作为创新探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多维共进 ”打造有亮度的能力提升。

1. 培养科学精神,开启一站式实践锤炼。

课程实践环节在国家级实践创新基地进行,一站式配备多媒体数字教室、容器造型成型室、平面 3D 打印室等,将学生的虚拟设计转化为实体作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科学创新精神。

2. 培育创新意识,实施多角度实践路径。

发挥以赛促学作用。有选择性地将竞赛题目作为课程部分考核题目,变学生“精英化”为“大众化”参赛,进行“一对一”辅导,锻炼、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发挥企业导师作用。聘请企业导师进课堂,学校和企业共同培育人才,缩短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最后一公里。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3. 强化职业素养,拓展分层次实践梯度。

从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延伸。针对课程学习内驱动力较强的学生,组建陶咖陶艺社团,拓展专业知识再操作的途径。从立足校园向走进社会延伸。针对具备独立设计能力的学生,引入导师课题,带领学生到农村、去企业,解决产品包装实际需求。从创新指导向创业指导延伸。指导学生成功孵化出业务与课程高度契合的注册公司,已完成 30 余项成果转化。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培养其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

三、 创新特色与效果

(一)创新特色

1.提出了“培根铸魂、精准滴灌、智慧思政、多维共进 ”教学理念,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

2.实施了“内容育人、身教育人、课堂育人、实践育人”的“ 四项育人”整体联动,构建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

3.打造了“有高度、有温度、有力度、有亮度”的 “ 高温力亮 ”课程,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了有情怀、有能力的一流专业人才。

(二)创新效果

1.解决问题1  课程教学内涵得到全面丰富。课程思政案例入选《XX 大学教书育人案例选编》。申报了新农科课程思政联盟优秀案例。获评校课程思政竞赛一等奖,校课程思政精品课。近五年团队成员主持参加省级以上教改和育人项目 7 项;获国家等各级教学成果奖 8 项;研发课件获国家二等奖 1 项、省一等奖 1 项;副主编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 3 部。

2.解决问题 2 师生思政意识得到全面加强。开展课程思政研讨交流,参加全国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训,成立课程思政工作坊,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动意识和能力水平。厚植学生爱党爱国、爱专业爱学习的情怀。2020 年团队所在党支部被校优秀基层党组织。作为班主任,课程负责人所带班级获评校四星优秀团支部、免监考五星级集体、校首个“辽宁 大学生该有的样子”示范班等先进称号,班主任考核为优秀。

3.解决问题 3 学生职业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学生参加全国各类“双创”竞赛,参与度和等级奖获奖比例逐步提升。获国家级奖项 26 项,省级奖项 200 余项,课程负责人多次受邀带领学生前往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礼堂领奖。指导学生完成国家、省级大学生创新创项目 5 项。









本期信息传至:陈启军校长、辛彦军副书记、王铁良副校长,吴东立副校长、教务处、研究生院领导,学院负责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领导、全体督导员。


Copyright© 2015-2023 沈阳农业大学外语教学部
技术支持:沈阳农业大学·神农大学生农业软件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