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督导信息 【2022】(第157期)

作者: 时间:2023-01-29 点击数:

承前启后的课堂设计 准确生动的课堂语言

---土环学院韩颖老师讲授《环境工程学》的教学特点

督导员 马传普

环境工程学是2020级环境科学专业的必修课程,课程采用线下教学模式,一共48学时。该门课程的专业性极强,涵盖了大气、水、固体废弃物等三大类污染物的控制原理及技术措施,具有一定的难度。多年来,韩颖老师不断地探索如何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打造高效课堂。现将韩老师的做法与体会分享给大家。

一、承前启后的课堂设计

这个“设计”涵盖的内容很多,大到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设计,小到对课堂提问、随堂练习的设计。此外,进行教学设计要对整节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与细节进行梳理,并且不断改进与提高,使教学全过程在教师脑中得到预演与优化,这也是进行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作用。要使“设计”科学、合理,就必须以教师确定目标、吃透教材、了解学生为前提,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只有熟悉教材,才能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只有基于学生的原有知识、实际能力,才能真正被学生所接受,也才能真正发挥效益。在环境工程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每节课都设计了:“总结+测试”、“回顾+提问”的教学环节。

1.课前总结,用“题 ”复习

首先在课前,教师会对上一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并且在QQ群中以布置作业的形式发布几道小试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在线回答、提交答案,通过“总结+测试”的过程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加深对重点知识的反复理解和记忆。如果设计科学合理,就可以使教学过程紧凑有序,水到渠成,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达到了教学目的,凸显了教学效果。所以,授课效果好不好,课前做题全明了。

2.课间提问,用“问”巩固

之后引入本节课内容,进行新课程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采用“回顾+提问”的方式,穿插承前启后的提问。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一个好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深化。例如,在讲解到气体二级吸收工艺的时候,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了前一章多级串联除尘器总净化效率的计算方法,把除尘效率的计算方法引申到吸收工艺中,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二级吸收的效率如何计算,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二、准确生动的课堂语言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语言是架构教与学的桥梁,教学语言于有声处体现着教师的专业水准,展示着教师的个人魅力,也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之一。教师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课堂时间的重要条件,语言表达是直接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之一。

大学生在校期间是人生“拔节孕穗”的关键期,是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时期。而学生对这些关乎人生方向、事业前途的专业知识的获取,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来自于专业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过程。而老师在教学中要运用“语言”才能讲透理论内容、传播理论思想,实现教育目标,这就要求老师要在课堂上讲准、讲清、讲精、讲透。

1.严谨精炼,准确讲授

教师课程的讲解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在讲授的过程中能否把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既简单又准确的表述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在环境工程学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表述十分清晰、准确,尤其涉及到专业词汇、工艺原理等内容进行讲解时,如果不经过仔细推敲和琢磨,容易造成专业知识的错误传递,教学过程就会出现严重缺陷。只有准确、精炼的语言才能得到学生对教师的认同和信赖。

2.形象生动,化难为易

在环境工程学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就像在进行一场个人演讲,以“讲”为主,并运用肢体语言、表情神态等无声语言“表演式”地穿插在教学内容里,引起学生的注意,增加感染力,把学生思绪有效的凝聚在课堂中。当然,这个“演”也是发自于心,必须在教师学懂、弄通、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刻板难懂的书面语言少打折扣地转化为口头语言,让理论知识也接上地气。比如说,讲解到催化剂的时候,教师说这个催化剂,就像媒婆一样,牵线搭桥,快速促成了两人的结合,就功德圆满的离开了。

此外,在课程中教师善于把抽象理论通过语言和动作的运用、加工勾勒出形象化、直观化的图景来展现原理内涵。例如,在讲解气体吸收原理的时候,教师把双膜理论拆解成几条线,每画一条线就对应一段原理的讲解,把工艺原理拆解的几部分运用画图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把语言具象化,辅助理解、强化记忆,让学生课上听得懂、课下记得牢、平时有思考。

3.幽默风趣,寓教于乐

课堂气氛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很大。在环境工程学课堂上,教师经常使用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来降低课堂学习的枯燥程度,并且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面对学生手里的一瓶可口可乐,老师告诉他,你知道吗,你也许就在喝着火电厂回收的二氧化碳哦,让学生知道火电厂烟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再者,对待在课堂上打瞌睡的学生,可以利用幽默言语去化解局面:“周公给你讲什么课啦?他讲的好还是老师讲的好?”

4.语言流畅,声情并茂

在课堂中,教师能够把需要讲述的内容通过自然、连贯、轻松、流畅的语言传递给学生,从不出现毫无关联的口头语,并且能够很好的控制讲课节奏,讲授不同重要性内容的时候,运用不同的语调和语气,避免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语调,使学生感到疲劳,不容易接受。在整节课中,教师能辅以优美生动、声情并茂、起伏有致的课堂语言,用“心”吐字,动“情” 发声,以“声”化人,用艺术化的语言吸引、感染学生,大大提升了课堂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转变学习态度,变抵触、不重视为爱听、想听、愿意听,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师预先制定的教学设计中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5.加强互动,培养自信

课堂上互动行为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完全脱离照本宣科、“闭着眼睛念账本”式的枯燥教学模式,而是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变老师主动为学生主动,形成了通过语言搭建起的良好的互动沟通交流的相互反馈的循环教学过程。此外,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对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同学进行适时的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真正学到、想到、做到,提升学生自信心,充分发挥潜能。

6.适时反馈,及时改进

教师通过课上的“题”和“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课下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听课效果。只有好的听课效果,才能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课后,教师会经常与学生交流,把学生反馈的问题设计在下次课程中,或者通过作业的方式加强巩固。

学生普遍比较喜欢教师风趣幽默、富于情感、抑扬顿挫的讲课风格,感觉老师讲课像在讲故事一样,生动、有画面感。并且老师讲课有条理、有重点,内容紧凑、丰富,能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例子来解释说明课程中的一些专业词汇和原理,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在课程中,老师清晰的讲课思路及深入浅出的表达,让学生能很快的接受,并且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综上,韩颖老师讲授的环境工程学课程,讲课特征鲜明,课堂设计合理,尤其是语言表达准确生动、轻松幽默、自然流畅。通过这种高质量的课堂讲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实现教学目标,打造高效课堂,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本期信息传至:陈启军校长、辛彦军副书记、王铁良副校长,教务处、研究生

院领导,学院负责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领导、全体督导员。


Copyright© 2015-2023 沈阳农业大学外语教学部
技术支持:沈阳农业大学·神农大学生农业软件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