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贯彻通专融合理念,切实提高专门人才素质
---谈谈我对通专融合的认识与体会
督导员 马传普
2021年4月,学校下发了《关于通识课教师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团队的实施方案》。本学期初,在部署本科教学工作时,王铁良副校长又特别强调把抓好通专融合作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目前各教学单位都在落实这项工作。这里谈一谈学习体会供参考。
一、怎样理解通专融合——建立一种理念
通专融合是指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合理配置、交叉渗透、紧密结合,以培养厚基础、強能力、高素质专门人才的教育理念。这一教育理念的提出,主要是针对以往高等教育中存在的“窄深型”培养模式的弊端,強调所培养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广泛的社会适应性。专业性课程好理解,通识性课程包括公共课(思政课、体育),工具性课程(外语、计算机、文献检索、仪器分析等),基础课(数学、物理、化学)和常识类课程。实现大学教育的通专融合有三个层面:一是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层面,通识课与专业课的比例要合适,即強调基础要深厚。二是课程层面,即通识课教学大纲要体现专业需求和特色。三是课堂层面,通识课在讲授、练习、作业、实验、考核等教学环节中有专业特点。
二、实现通专融合的前提——搭建两个载体
从我们学校来看,第一个层面即培养方案制订早已完成,我们需要做的是二、三两个层面。而实现这两个层面的通专融合,亟需要搭建两个载体:
第一个载体:建立虚拟的专业教研室,让通识课教师进入该教研室,融入到相关专业教师团队,了解专业办学特色、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毕业要求;了解主要课程对基础知识、技能的要求;了解专业教师的科研方向及需求等。融合是相互的,是你情我愿。但必须有一个桥梁,虚拟教研室就起桥梁作用,让通识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在一起沟通、研讨、交流。
第二个载体:修订通识课教学大纲,使之体现对应专业课程的教学需求和特色,支持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及毕业要求。这个载体等于给通专融合设立了准入通道,使其有据可查,有法可依,纳入规范化管理。
三、通专融合追求的目标——收到三个成效
1.课堂教学有体现。通识课教师在不断深入了解相关专业培养目标、主干课程、毕业要求和去向、社会需求、师资阵容及科研方向等方面的情况,自身知识结构必然会不同程度地向复合型转变。在通识课的课堂教学包括案例、习题、练习、实验、讨论、作业等环节中融入专业因素,体现专业特点,让人明显感觉到教师是在为哪一类专业的学生上课。
2.学生学习热情有提高。大学新生入校后首先接触的课程绝大部分是通识性课程,此时他们学习积极性不高,除了想“松口气”以及对大学教学和管理方式不适应之外,很重要的是他们不知道这些通识性课程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发展、就业以至人生道路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他们也不是很清楚所学专业的社会地位和发展前景。在通专融合背景下,通识课教师在讲到某些重要的知识点如原理、公式、方法时,就会顺便告诉学生这些知识点会在后续的哪些课程以及今后的哪些工作中会应用到。通识性课程也会很好地发挥专业先导课的作用,与《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一起,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所学专业。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3.科研团队互补添活力。通识与专业的深度融合便是科研协作,因为二者互补性很強。专业课教师处于学科前沿,容易捕捉到创新点并申请到科研课题;通识课教师则可以提供研究思路、方法、手段和工具方面的支持,有助于项目顺利实施。二者的密切合作使优势互补,互助双嬴。
四、通专融合实施过程中——须注意处理好四个问题
1.通识课教师融入专业课教师团队宗旨不能偏。通识课教师融入专业课教师团队主要是了解熟悉专业,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使通识课教学更好地服务于专门人才培养。至于能否协手科研及取得科研成果不应成为主要目的,也不能作为考核依据。通识课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称应主要依据其教学效果、水平和业绩。
2.通识课知识体系框架结构不能变。通识课的知识体系一般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经典,结构完整,逻辑性強。在修订通识课教学大纲时,要在不改变其知识体系框架的前提下,使那些对专业有较強支撑作用的知识点适当強化,在举例和练习等环节上适时引入专业典型案例就可以了。
3.外语教学中的通专融合与“专业外语”、“双语教学”不能混。大学外语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外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外语的能力。这个教学目标不能变。同时,因为通过外语等级考试仍然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块敲门砖,外语教学也应在帮助学生“过级”方面发挥作用。外语教学中的通专融合,应是在听说写译的训练中适当引入相关专业文献,让学生及早接触专业词汇。但决不能将大学外语搞成专业外语或双语教学。
4.通专融合与教考分离不矛盾。本来,通识课是最适宜实施教考分离的,全校一门课,一个教学大纲,一张卷,统一考试,流水评卷。实行通专融合,体现专业特色,给教考分离增加了难度。解决办法可以分两种:一是体现专业特色的部分放在教学过程考核,计入平时成绩里,统一考试只考核各专业通用部分的内容。二是将试卷分成两部分,各占一定比例,如统考部分占80%,专业特色部分占20%。因为专业特色部分占比小,不影响教考分离。
实现通专融合还有一项重要作用,增強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氛围。我们为学生开设的课程,专业课约占30%多,通识课占50%多。剩下的是专业基础课,具有通识、专业两重性。现在实施通专融合,占比50%以上的通识课都要对标专业学生毕业要求,承担起各自的任务,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就更无需赘言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建立起来了,正是专业认证所需要的。
本期信息传至:陈启军校长、辛彦军副书记、王铁良副校长,教务处、研究生院领导,学院负责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领导、全体督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