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督导信息 【2022】(第125期)

作者: 时间:2023-01-29 点击数:

积极探索创新班教学模式 实施课程教学五个相结合

---介绍生技学院张敖老师为生物技术创新班讲授《普通遗传学II》教学特色

督导员 于忠涛

根据《沈阳农业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实施方案》精神,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创办了生物技术创新班,2021级生技创新班遴选招生26名学生。为了办好这个创新班,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制定培养方案、优化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完善保障措施。特别是强化了师资配备,遴选出学识水平和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强、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好的教师组成了优质教师团队。张敖老师就是这支教学队伍中的一员。本学期我有幸进入腾讯会议在线听了张敖老师为2021级生技创新班讲授的《普通遗传学II》。在与张老师的课后交流中,张老师谈到,本来为创新班授课就有一定的难度,而本学期由于疫情原因,又要线上教学,可谓“难上加难”。不过,我在实际听课过程中发现,张老师能够按照学校及学院的要求,根据创新班的培养目标、要求特点,在线上教学的大背景下,科学有效地组织创新班的教学工作。特别是张老师体会,虽然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多措并举,但归根结底,教学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方法和途径,而教师及其教学方法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要培养创新人才,教师本身必须首先具有创新意识,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对此,张老师在21生技创新班的教学实践中,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他对创新班教学的体会、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普通”和“创新”相结合

张老师认为,一方面,根据《沈阳农业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实施方案》,创新班的学生“脱胎”于普通班,来自于普通本科生,其选拔是在一年级下学期进行的。因此,他们的心理习惯、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等,基本上还处于普通本科生的状态。所以,对创新班学生的教学培养方式要尊重教学规律和学生们的认知水平,要有个过渡过程,要做到无缝衔接,而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拔苗助长,否则会欲速而不达。但另一方面,创新班毕竟又不同于普通班,创新班有不同于普通班的特点和要求。顾名思义,创新班就是要培养创新人才,其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及授课方法等,必须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和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否则就失去了创新班存在的特色和意义。为此,在创新班的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会创新。所以,教师在为创新班上课时,一定要在教学实践中,在教学方法上,找到“普通”和“创新”的契合点,二者兼顾,而不能偏废。

二、“线上”和“线下”相结合

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各有利弊,关键在于认清利弊、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发挥其综合优势。一方面,张老师在教学中熟练地利用腾讯等线上教学平台,充分发挥了线上教学的优势,提升自己线上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张老师认为,线上教学的一个弊端就是,任课教师难以掌控远在屏幕另一端的学生们是否能够注意听讲,是否保持着学习的兴趣,以及是否跟上了教师的授课进程和讲课思路。所以,张老师努力将一些线下教学的有效方法,变通地用于线上教学,力图克服这些弊端。

一是授课时打开摄像头。并且在张老师的带动和要求下,创新班上的学生们也都打开了摄像头。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线上教学时的师生不再是完全彼此隔绝、各自独立的两个“屏幕”,相反,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师生能够“坦诚相见”,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及互动。

二是授课时配合以“板书”。即以鼠标为“笔”,运用平台的白板功能,边讲边写边画。张老师认为,在讲课时,如果能够同时进行书写,特别是对重点、难点部分能勾画出来,或者用简图的形式进行讲解,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关注课程重点,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并使学生更易于跟上老师的授课进程和讲课思路。所以,教师在线上讲授过程中,“手要勤快”,要“动手能力强”,从而给固化的PPT赋予更多活力,激发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而无论是授课时打开摄像头,还是课件配合以“板书”,归根结底是想在一定程度上使线上教学尽量地接近于或类似于线下教学,营造和烘托出线下教室课堂的氛围,让师生仿佛都回到了线下的教室之中。借此也缩短了线上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空间距离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习效率,保证了线上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深入和浅出相结合

众所周知,深入浅出就是用浅显易懂的话把深刻的道理表达出来。清·俞樾《湖楼笔谈》中以诗及诗人为例说:“盖诗人用意之妙,在乎深入显出。入之不深,则有浅易之病;出之不显,则有艰涩之患”。张老师体会,就我们的教师及教学而言,也是如此。一方面,必须“深”。例如,我们的教学要反映学科专业前沿,体现高阶性;要保证课程有学术性,体现一定的挑战度。这对于创新班的教学来说尤其如此。但另一方面,也必须“浅”。教师在讲课时不能故作高深、晦涩难懂,让人感到深不可测,甚至神秘莫测。教师讲课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听懂。并且,事实上,“深”和“浅”是辩证统一的,只有深入了才能浅出。否则想“浅”也浅不出来,因为自己也没有搞得很懂。所以,张老师在深耕自己专业,并掌握学科前沿的基础上,适应创新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到了“浅出”,讲课接地气,通俗易懂。例如,遗传学是非常抽象、复杂和综合性的学科,既包含对生命起源的探索,又包括遗传变异物质基础的研究,还包括对物种的改良、工程植物的改造等。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内容,并做到当堂的内容当堂吸收,他经常用生活中的简单实例来解释复杂的遗传现象和晦涩的遗传学概念。遗传学的很多概念是比较难懂的,例如染色质的四级结构:从核小体不断的螺旋化,形成螺线体,超螺线体,最后形成染色体。当讲到这个问题时,张老师经常形容这个过程很像用毛线朝一个方向不断旋转的状态。他还将染色质变换成染色体的过程比喻为计算机上的文件的压缩过程:在操作计算机时,当需要传输的数据很多时,我们通常需要把文件压缩成压缩包,变成较小的文件;然后再用较小的文件进行电脑间的传输。而染色体就是高度螺旋化的染色质,是活性单位,没有功能,但是却便于转录和翻译,可以在生物体内从一个细胞转移到另一个细胞,就如同接收压缩包的电脑要解压文件后才能使用一样。知识的学习和记忆需要联想,通过联想记忆,用熟悉的、已知的事物辅助记忆未知的、新摄取的知识,往往事半功倍。

四、讲课与讨论相结合

一方面,张老师能够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认真讲课。而且讲课有激情,能调动学生的情绪;语言清晰、流畅、生动;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凡善教者,必善问”。张老师认为,特别是学生线上听课效果不够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参与感不够,紧迫感不强,而提问和讨论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产生一定的“危机”意识,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的内容上来,大大增加课堂有效时间的长度。所以,针对创新班小班上课的特点,特别是为了激发创新班学生的探求欲望,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进行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破教师单向灌输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张老师对这个创新班实施了启发式、研讨式教学,设问巧妙、有吸引力、鼓励提问,激发了学生课堂学习热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思维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使学生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善创新,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张老师课堂提问和讨论的特色和优点是:

一是在提问和讨论问题的类型上,侧重于参考性问题。展示性问题是教师已经知道答案或者答案能在书中找到的问题,且答案是简单的、确定的、惟一的,无须学生进行过多的自由发挥。展示性问题属于封闭性问题。参考性问题是指教师所提的问题没有预设的、确定的、唯一的答案,学生可以各抒己见,自由发挥,所以又称为开放性问题。这种问题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其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它更能启发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频率较高的两类问题,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功能,都是不可或缺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等,综合考虑问题的类型。针对创新班的培养特点和要求,张老师主要采用的是参考性问题,他认为开放式的提问,没有标准的答案,学生们才会有充分的想象空间,才能调动学生们和思考,提升参与感,而学生也不会由于担心提供了错误的答案而情绪低落,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二是在提问和讨论问题的主体上,不仅有师生双向互动,也有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一方面,张老师与学生间不是单向的提问,而是双向的交流。在此过程中,不仅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而且学生也向老师提出反驳和质疑,师生间有交锋和争锋,有争论和商榷,师生共同讨论,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并且,这也有利于打破教师就是权威的陈旧观念,践行师生平等的理念,形成民主、开放、包容、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另一方面,张老师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提问欲望,鼓励并引导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相互质疑,并把学生间互相质疑或向教师质疑纳入到学生学业考评体系之中,给以加分,加以鼓励。

三是在相互提问和讨论问题环节结束后,给学生以及时、正面和积极的反馈。张老师在课堂提问和讨论问题后,能进行及时的反馈评价,且反馈评价褒贬有度,准确合理。往往先肯定和表扬,后指错更正,不居高凌下,不盛气凌人,不讽刺挖苦,呵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学生的问答往往是零乱的,所以,张老师在最后阶段,会对学生的问答进行重新组织概括,给出一个明确、清晰、完整的答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强化记忆。同时,这也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发挥了教师“带节奏”的主导作用。

五、课程与思政相结合

张老师不仅课讲得好,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迪学生全面发展,适时、适当地结合课程教学进程和内容,很自然地融入课程思政,既教书又育人。例如,在授课过程中,张老师能够讲到一些相关科学家的品格、事迹、成果、精神及其科研方法;能够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讲一些学生应当树立的科研理念、应当遵守的学术道德、应当掌握的科研及实验方法;还强调学生们要学好英文,这既有利于扩展视野,增加知识,也有利于广泛查找和收集资料,掌握文献和撰写论文,等等。很明显,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法,也适应了创新班教学的特点,符合创新班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

在我们交流沟通的最后,张老师谦虚地说,由于自己知识、能力所限,也由于自己刚刚承担创新班的教学任务,还没有经验,所以,对自己本学期对2021生技创新班的教学效果并不满意。但是张老师表示,在以后的创新班教学实践中,他将努力钻研业务、增长知识、积累经验、提高能力,特别是要继续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为学院办好创新班出份力,为学校进行一流本科建设争份光,为党和国家培养创新人才尽份责。同时,张老师建议,学校在适当的时候能够召开关于创新班教学方面的经验交流会,就创新班在培养目标、组织管理、保障机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师配备、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各个方面进行研讨切磋,以提高我校创新班的办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本期信息传至:陈启军校长、辛彦军副书记、王铁良副校长,教务处、研究生院领导,学院负责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领导、全体督导员。


Copyright© 2015-2023 沈阳农业大学外语教学部
技术支持:沈阳农业大学·神农大学生农业软件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