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团队加强课程教学研究,创建通识课教学监管新机制
---介绍土环学院通识课“环境与生态”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督导员 陈振武
近日,听取了土环学院为农学、植保、园艺、水保、信息、水工、经贸、食安、农资、土管、生工,林学等全校45个专业开设的“环境与生态”通识课, 共32学时,选课人数达1300余人,21个教学班,由刘鸣达教授等13名新老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承担教学任务。该教学团队加强课程教学研究,创建了通识课教学监管新机制。
一、教学团队精心教学设计
该课程教学团队在2019年申请了校级在线开放课程的立项后,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特点,由公共环境教育教学团队负责人刘鸣达教授组织,凝聚课程团队智慧和力量,凝练教学内容,把原来4章22节内容,设计为“环境与生态系统”、“人类与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等四部分核心课程内容的“环境与生态”课程新体系。
教学过程监管以学生自主学习方式为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相关章节视频(学习时长)、课堂测试、单元测试、线上讨论和线上签到等五项基本任务;学生在线下教学课前结合自己专业特点,自拟自选自定课程以外的专业资料,把查找收集到的学习资料的新知识、新成果、新体会,自制成较规范的PPT,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在线下课堂向班级同学和老师汇报,师生线下课堂交流互动,有问有答,凸显学生中心。线下课堂教师针对学生线上学习章节内容精讲重点、难点,凝炼补充环境与生态专业领域或社会当前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动态,拓展学生新视野;课堂采用高度有效翻转式教学方法;并在教学时序安排上,以探索隔周线上线下交替循环式教学活动,创新实施教学任务方式。
2020年3月前由课程组长刘鸣达教授为主要负责人等八位老师分别完成了“环境与生态”课程教学内容的录制,并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开放了校内独立SPOC课程。2021年3月本学期依托此SPOC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开展了线上14学时,线下18学时。线上教学视频总时长为706分27秒,涵盖了全部教学内容的精简版。
二、创建课程教学教师学生双监管机制
1. 线上监管
对学生的要求与监管:
完成视频学习和在线练习与测试。要求学生根据教师发布的线上学习计划,在固定时间完成相应章节授课视频的线上学习,并及时完成章节配套的线上练习与测试。
参与线上讨论。针对教师发布的讨论议题进行拓展学习,参与讨论。同时,鼓励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议题进行发帖讨论,与老师和其他同学实现在线交流。
学生线上考核。学生线上学习情况的考核由学习视频(50%)、单元测试(25%)和线上讨论回帖(25%)三部分构成,均由慕课堂根据在线学情统计结果自动计算得分。
对教师线上教学的要求:
教师通过慕课堂组织线上学习。 要求教师课前发起上课签到;通过QQ群给学生布置线上学习任务,通过慕课堂查看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督促学生进行视频学习并完成相应的测试内容。学生的线上测试情况由系统自动评定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不需要教师手动批改。
教师借助慕课堂和学生进行线上教学互动。教师在慕课堂发布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讨论议题,和学生在线上进行交流互动;不定期发布调查问卷,调研学生的学习状况及遇到的困难等,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线下监管
对学生的要求和监管:
开展一次学习汇报。 要求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学习,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或生活体会选择感兴趣的环境、生态相关问题作为汇报内容,按照要求制作幻灯片,对所选议题进行解读和阐述,完成一次班内汇报。学生可自愿组队或由教师进行小组划分,按照具体汇报要求进行团队协作,小组成员分别承担文献资料搜集、PPT制作、课堂阐述、问题解答等工作。教师根据课程组出台的《关于环境与生态课程学生分组汇报的要求》对学生汇报情况进行成绩评定。
完成一份调查报告。目前为学生预设2个校园调查项目,一个是调查校园里银杏大道左右50米内的生物多样性情况;另一个是调查校园内垃圾收集处理情况。学生自愿选择一个项目开展调查,并完成一份调查报告,要求图文并茂。教师根据学生调查报告完成情况进行成绩评定。
对教师的要求:
检查学生的学习笔记。教师在线下课堂上不定期抽查学生的学习笔记,督促学生线上、线下学习。
强化课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按照教学计划,针对线上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拓展,引导学生总结各章节内容的知识,强化相关重点、难点内容,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为学生答疑解惑。针对学生提出的有关课程学习的问题,给与充分的解答和指导。
组织学生汇报和讨论。对汇报内容及幻灯片规范性等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汇报结束后组织学生开展提问和讨论,教师给与适度点评,并把握住全班同学对汇报学生进行PPT的当场评分,实现对学生文献查阅、幻灯片制作、逻辑思维及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和提高。
课程的考核突出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形成了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
三、构建教学过程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教学团队注重教学构成考核,课程成绩构成:线上学习成绩30%+线下课堂学习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40%。
其中,线上成绩构成为:学习视频50%+测试25%+线上讨论回帖25%;线下成绩构成为:学习PPT汇报30%+测试40%+调查汇报30%(PPT汇报成绩由全班学生对自制多媒体PPT汇报的学生当场评分,具体评价指标:
1.PPT内容扣题程度:根据汇报内容和收集材料的相关程度,广度和深度(40分);
2.图、表、多媒体素材的准备程度和丰富程度(20分);
3.PPT制作的水平(15分);
4.演讲人仪表及语言表达(15分);
5.对师生提问的回答程度(10分)。学生当场通过手机联网打分,教师汇总分数;期末考试成绩40%。
考核管理:线上成绩根据MOOC平台的统计数据统一自动生成分数。线下成绩由课程团队教师统一备课,针对学生PPT汇报、课下测验和调查汇报等环节制定统一的给分原则和标准,由各位授课老师执行。
该课程教学团队加强课程教学研究,创建了通识课教学监管新机制,这种监管机制适应于较大课程团队开设的线上线下混合大范围选修的通识课,确保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升。土环学院“环境与生态”通识课教学团队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