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态度认真行为规范,教学设计合理方法独到
---听外语教学部部分教师讲课的一点感想和体会
督导员 于忠涛
本学期我先后随机听了胡鹏鹏老师、郝鑫浩老师、赵彤老师、马馨老师、唐帅老师、王琦老师、王金悦老师、刘一鸣老师、葛莉老师、秦晓峰老师、董海楠老师、王冰营老师、赵兰玉老师、牛伶俐老师、杨晗老师、张晶老师、林琳老师等多位外语教师的课。一方面,她(他)们的教学各有特色,另一方面她(他)们的教学又有很多共同点;一方面,在她(他)们的教学过程中,也难免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瑕疵,还有需要继续提升的空间;另一方面,从整体上说,她(他)们教学态度认真,教学行为规范,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独到,从而给人印象极深,让人受益匪浅,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教态自然,和蔼可亲,思路清晰,表达流畅
我听过课的各位外语教师都很注重仪表、穿着得体、行为举止文明得当,在学生面前树立起了大学教师的良好形象;教态自然大方,上课精神饱满、亲合力强,师生关系融洽。特别是,其中多名外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点名提问时不是借助于点名册,而能做到直呼其名,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她(他)们对学生有多么熟悉,考虑到她(他)们每学期都要同时承担多个教学班(头)的教学工作,能做到这一点就更不容易。同时,她(他)们讲课都很风趣幽默,授课感染力强,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特别是她(他)们在学生回答问题后的理答环节都能做到尊重学生,褒贬有度,一方面,能够明确指出和纠正学生们存在的问题和错误,这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另一方面,即使对回答错误的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也都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热情的鼓励,以增强学生回答问题的成就感和勇气。教师们在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评时也很讲究方式,没有居高凌下,盛气凌人,讽刺挖苦,从而呵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保护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尽量不让他们在同学面前“丢面子”、“掉价”。在课堂上,我经常能听到外语教师对学生说的是“very good”、“thank you”、“sit down, please”。
上述的各位外语教师基本上都能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精心组织教学环节,科学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明确,内容娴熟,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流利,语速适中,语调抑扬顿挫,节奏感强。讲课重点突出,难点分析透彻。
二、循循善诱,启发诱导,形式多样,积极互动
孔子历来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说,学生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如果不是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因此“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
在我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各位外语教师都能采用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的教育新理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认知规律、依据外语教学的特点,运用恰当、有效、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积极思维。
同样,这些外语教师的授课都不是简单的、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是进行积极的、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例如:
一是她(他)们讲课时并不固守于讲台之上,而是在教室及学生中走动。这既尽力消除了师生间的空间障碍,能与学生近距离接触,更便于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也便于课堂纪律的管理。特别是对于外语教学来说,外语教师要经常提问学生或让学生朗读,这种近距离的接触也便于听清学生的朗读和发音,并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纠正。
二是她(他)们经常领读课文,或者让学生领读课文,或者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也便于教师纠正读音,随时指导,进行讲解。
三是她(他)们经常提问学生。通过提问,有效调动了学生思维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课堂学习热情,并活跃融洽了课堂氛围。同时,借助于这一反馈方法和途径,教师也能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问题所在,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
四是师生共同做题解题。借此,教师可以对做题解题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分析讲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
五是其中有的外语教师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上面对着播放着的英语视频,进行角色扮演,为视频“配音”,从而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沉浸其中,产生“身临其境”般体验。借助于这种沉浸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们能高度地参与互动,可以更好更快地学习外语知识,提高外语综合能力。
由于我听过课的各位外语教师讲课,特别是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师生呼应得好,有共鸣,所以在她(他)们的课堂上,很少发现学生有睡觉的、玩手机的、说话的,乃至目光呆滞的、想入非非的等现象。相反,学生们都能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跟上老师的讲述、思路和进度。
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气氛活跃,活而不乱
教师们通过一系列的任务点设定,逐步使学生对语言知识点产生了从感知到认知再到记忆和应用的全过程。例如,《大学外语Ⅱ》课程主要划分为读写和视听说两大板块,外语教师一方面以单词、句型和课文分析来设置任务点,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另一方面,又利用听力训练测试任务点,增强学生的听说能力,从而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外语知识,也培养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读、说、听、写、译的英语综合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自如地运用英语与他人进行沟通的能力。
此外,教师们还都能在适当的时机结合教学内容讲一些应对考试的技巧、方法及注意事项,力图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很有实用性,并回应了学生们这方面的诉求。
在课堂上,这些教师通过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巧妙地创设课堂情境,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组织得当的教学过程,特别是积极的师生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个课堂教学气氛民主、和谐、活跃。她(他)们善于掌控课堂教学节奏,能够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得到心智的发展,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学习的美好。所以,整个课堂不是死气沉沉,学生不是无精打采,相反师生能积极呼应、广泛互动,课堂氛围好。
课堂气氛的活跃并不是简单的欢声笑语,更不是肤浅的师生对话,而是教师与学生间心灵的碰撞、情感的沟通,是师生互信、互动的一种美好境界,也是师生在共同探究、共同学习中分享快乐的一种情感体验。所以,课堂气氛的活跃要有“度”,既要学生“动”,又不能让学生“乱”。而我们这些外语教师课堂掌控能力都很强,都能很好地把握课堂的节奏,“收、放”得当,做到了“活而不乱”,让课堂具有可控性。
四、课程思政,教书育人,正面引导,思想引领
在听课中发现,各位外语教师在教学中,还都积极挖掘和融入思政元素,将外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既教书又育人。例如,她(他)们都很注重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们的价值引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能在课堂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结合教学内容分析外国文化的利弊,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民族凝聚力;都能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提升教学的“温度”,促进和强化不同层次的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此外,她(他)们在授课过程中还常常结合英语教学,以不同的方式,联系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时事政治,如中美高层会谈,“新疆棉”、美国的种族歧视等问题,进行分析,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同时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强调要有自己的国家立场,传递了正能量。
当前,外语教学部及外语教师们正面临着新培养方案、新授课教材、新讲课方法以及新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挑战,据了解,外语教师们已经开展了多次教研室活动及集体备课,进行了研讨。我们相信,外语教师们一定能“于变局中开新局”,课越讲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