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督导信息【2021】(第54期)

作者: 时间:2021-06-07 点击数:

筑牢本科实践教学基地,构建新型实践育人模式

---介绍园艺学院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应用

督导员 杨长成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新农科构建的重要内容,是培养新型农林人才的必备条件,也是高等农林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在现代农业教育中的作用,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新途径,为社会培养新型合格人才是农林院校肩负的责任。与传统农业和传统实践教学不同,现代农业与现代高等农业教育高度依赖科技、信息等技术,重实践,重创新,对青年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挑战性。各种培训和操作都离不开实践教学基地。多年来,园艺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统筹设计,全面规划,与时俱进,稳固发展。建立起了涵盖校内外、产学研多种类型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具有专业技能、会创新创业、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新型人才起到了坚实的支撑作用。现将园艺学院的做法介绍如下,以供借鉴。

一、实践教学基地的布局、类型与功能

园艺学院实践教学基地类型多样,功能齐全,遍布辽宁省多个地区。现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500余亩,覆盖各个学科专业;校外院级以上挂牌基地6个,4个联合育人平台;在省内园艺优势产业突出的区域,建立了以蔬菜与果类、花卉、中草药2个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生产实践教学基地。

校内实践基地主要承担本科教学的各种课程实习、综合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各种专业技能训练、创新创业活动;为专业实验课提供各种实验材料等。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作为了解社会的窗口,园艺产业的发展趋势,生产规模和水平,新技术、先进设备的应用现状以及经济活动运行模式。促进学科专业与行业无缝对接,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行业适应能力。

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果丰硕

1.以丰富的校内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人才培养要求

园艺学本科实践教学基地位于学校北山基地西侧,是本科实践教学专用的区域,2013年成为省级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基地内保存了园艺各类标本植物200余种,木本及多年生草本植物2000余株。还专门设置了温室内可移动育苗床、喷淋扦插床、槽式栽培、架式栽培等多个功能区域,为园艺实验课、实习实践课提供了丰富的植物材料和专门的场地条件。近年学院加大建设力度,每年投入经费20万元,用于保障在基地开展的各类实践教学活动。基地的设施、设备配置已经超过了国内多数农业院校同类院系,跻身国内第一梯队行列。每年承接各类专业实践1100余人次,成为园艺基础实践的大本营,学生受益面广,基地利用率高。

2.以完善的科研平台支撑实践教学实现科教融合育人

园艺学院的科研实力有力支撑了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位于学校北山的科研教学基地,总占地面积500亩,包括2.5万平方米的各类农业设施。20余个省部级批建的科研创新中心,其核心部分也位于其内。多年来,学院结合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升级,和老基地更新改造,建设了一批具有现代农业特色的各类园圃,设计上科教兼顾,在本科生实践教学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1)丰富的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圃

资源圃涵盖了各类果树圃、蔬菜遗传育种基地、观赏园艺基地、东北野菜与药用植物资源圃。保存山楂类种质资源400余份;药用植物及野菜资源70种;苹果、梨、海棠等果树50余种;葡萄300余种、树莓等小浆果类80余种;食用草莓300种;观赏草莓100种、观赏百合180种;各类蔬菜遗传资源100余份,饲草及草坪草类60余份。丰富的种质资源为教学科研提供大量的试验材料。

2)标准化的苹果、秋子梨生产示范园

苹果、秋子梨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引进行业内的先进技术,包括现代高光效树形轻修剪技术、果园生草覆盖技术、土肥水简约化增效技术等;建立开合式防风网、大功率果园防霜机等果园灾害防控机械系统。每年本科生参与了大量的田间管理、项目调查等研究和实践活动。现代化果园是实践基地的典型代表,已经成为对外展示、对内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平台。

3)承载园艺植物栽培育种的科研教学基地

基地承载专门的园艺实践教学,在生长季,结合田间多种农事操作和管理环节,本科生平均需要持续2年时间在基地进行生产操作,极大地锻炼了专业技能。园艺作物育种的自交及杂交授粉技术都是在基地学习和动手操作实现的。

4)多种类型的设施园艺实践教学基地

园区包括多种结构类型的日光温室、玻璃温室、冷棚等设施,结合科研项目以及研究成果,展示各种加温技术、光温控制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物联网信息技术等设施,为本科生的专业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以充足的不同类型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实现协同育人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以省内相关院校、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和重要区域农业合作社为依托,搭建不同类型协同育人平台,加快学生从课堂理论走向社会实践,提高协同育人效果。

1)校校协同育人平台

果树学、草业科学专业与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熊岳)、辽宁职业学院(铁岭)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本科生在李、杏、油桃等果树品种选育栽培和高尔夫球场草坪养护管理实践提供了专业平台。

2)校院(所)协同育人平台

蔬菜学、果树学、观赏园艺学专业以省内科研院所为依托,分别与省农科院蔬菜所、花卉所、兴城果树所、熊岳果树所,市农科院、市林果所等单位建立长期联合培养与专业实践协定,每年本科生到对方进行参观、专业实践、生产实习,全面了解百合科、茄果类蔬菜、李子、油桃、大樱桃、蝴蝶兰等优势高端园艺产品的生产技术、新品种选育推广等最新技术和信息。

3)校企协同育人平台

草业科学专业与禾丰牧业、辉山乳业等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学生每年多次到企业学习牧草生产、加工、检测相关技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与北京中环易达设施基地、辽宁依农公司建立联系,每年安排参观考察、毕业实习和生产实践等教学环节,感受企业工作环境,熟悉企业管理和业务操作流程,了解专业在市场就业和发展前景,为未来职业道路进行更加明晰的规划。

4)校社协同育人平台

以区域优势农业合作社为载体,让学生走向行业,了解园艺产品产、供、销状态,直接面对农村土地经营、规模化生产、生态环境、农业机械化进程、相关法律制度等问题,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行业适应能力。

三、基地建设促进师资队伍实力显著提升

园艺学院在注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同时,精心打造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把一批爱岗敬业、教学理念先进、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放在教学基地建设第一线。通过老教师传帮带的方式,在实战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提升实践技术水平,兼容教学、科研岗位,建立了一支高水平、可持续的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多人主持过省部级以上项目、发表过高水平科研论文和海外留学经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

张志宏、秦嗣军、李承彧等老师长期扎根在校内外基地,在完成科研任务中,把基地建设、本科实践教学、培养青年教师作为责任。青年教师何佳丽、刘镇东、白春生等在实践教学中虚心请教,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多次获指导本科生优秀论文奖、动植物标本大赛制作奖、全国高等学校技能比赛各类奖项、指导本科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广获师生好评。

四、新型实践育人模式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1.人才培养成果丰硕

依托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体系,培养了学生科技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大学生每年获得国家、省级科技创新立项数量递增,到2020年获国家项目31项,省级项目59项。每年获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奖20余篇,在教学沙龙、标本大赛、园艺知识竞赛、科技创业设计大赛等活动中屡创佳绩,表现出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连续5年就业率接近10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基础知识、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好评率平均达到75%以上。2014年以来考研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35.7%2014)上升为54%2020)。

2.教学研究成果突出

2013年园艺学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辽宁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园艺学实践教学基地获批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实践教学示范基地;2015年园艺学实验教学团队获批为校级教学团队;与此同时,教师获得省级校级精品课3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教育教学成果奖6项;主持省教育厅教学研究课题5项,校级教学研究课题14项,编写校内实验指导教材6部;出版实验教材1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8篇。

3.疫情凸显基地优势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教学实习提供了保障,在2020年突然发生新冠疫情中,很多院系的实践教学项目被迫中断或无奈转入线上进行。园艺学院依托后山基地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完成了所有实践教学内容,凸显了实践教学基地的独特保障作用。据统计园艺学院2020年秋学期和2021年春学期,分别有各种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综合实习等实践项目13项和28项,共计41项。基地内的条件完全可以满足教学实习内容的要求,这样完备的教学基地,使园艺学院的师生足不离校,就可完成所有的实践教学内容。可见实践教学基地的内涵之丰富,功能之强大。

园艺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创新实践育人模式。以丰富的校内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人才培养要求;以完善的科研平台支撑实践教学实现科教融合育人;以充足的不同类型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实现协同育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同时,基地建设促进师资队伍实力显著提升。园艺学院做法值得提倡与借鉴。


Copyright© 2015-2023 沈阳农业大学外语教学部
技术支持:沈阳农业大学·神农大学生农业软件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