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督导信息【2020】(第131期)

作者: 时间:2020-12-29 点击数:

精心安排认真准备,提高教研活动质量

---介绍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教研室一次教研活动

督导员 何俊仕

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教研室于20201118日开展了实验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会议由魏松红教授主持,15位教师参加会议。按照教研室活动计划的安排,对独立授课的《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和《植物病理学综合实验》两门实验课以及植物保护生产实习在授课过程中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进行了研讨。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课程组组长李天亚副教授对课程的发展建设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教学资源方面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课程经过课程组多年的建设,现有病害盒式标本411种(1206个),液浸标本262种(641瓶),病原菌玻片标本391种(10180片),并不断更新,丰富的教学资源对于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通过黑板绘图或PPT对重要病原菌的特征性形态进行重点讲解,以便学生显微镜观察时能对病原菌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区分。在学生进行切片观察的过程中,2名授课教师时刻对学生进行指导,及时为学生解决问题。各个实验中都有实际操作实验,并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为辅的方式进行,使学生切实掌握植物病害的理论基础、实验操作规程和专业实践技能。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课程组于2020年疫情期间开展了显微病害特征图远程实时共享线上教学,并将继续开展课堂显微图共享教学。在网络教学资源方面,课程组在板书教学的基础上精心制作了《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多媒体课件并依托学校易尔思校园MOOCs平台建设为网络教学课程网站课程组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引领作用,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热情,利用板书教学辅以多种现代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教师科研和教学实践,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加强网络教学,加速教学资源共享和课程升级,深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复合型农科人才培养。

《植物病理学综合实验》课程组组长李帅老师总结了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创新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的想法。教研室老师集思广益,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如课程作业的批改、病害标本的更新、翻转课堂、虚拟仿真等教学手段的更新等,以及结合科研提高本科生的实验水平,推进科研反哺教学。

《植物保护生产实习》主讲教师朱晓峰副教授介绍了生产实习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反复观看田间病害视频的讲解,实习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陈立杰副院长强调了实验和实践教学是植物保护专业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始终应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本为本的教学理念,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工作力度,通过各课程组老师的努力,充分利用各实验室的科研条件,反哺实验实践教学,在国家一流课程中植物病理核心理论课趋于饱和的大背景下,努力建设我们植物病理实验课和实践课的国家一流课程。

老师们积极建言献策,针对每一个问题都提出了解决办法或方案。通过教研室老师的热烈讨论和认真总结,本次教研室教研活动形成了提升实验实践教学质量的共识并给出具体措施:

1)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例如利用学院新安装的数码互动教学系统,提高《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和《植物病理学综合实验》的教学效果。

2)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实验、实践教学的教学大纲。重点完善实验和实践教学内容中锻炼学生专业实验、实践技能和基本实验能力的内容,特别是在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开展本科论文的研究,各位指导教师反映出学生们欠缺的基本专业技能和实验能力。

3)针对实验课部分盒式标本老化的问题,提出更换和补充病害标本,并由各科研团队为实验课提供病害的新鲜标本。

4)针对生产实习时间集中,不能充分了解农作物整个生长季重要病害的问题。提出通过各位任课老师平时积累优质的重要作物重点病害田间展示讲解视频,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提升生产实习的教学效果。

5)针对目前生产实习的识别的作物病害受到科研基地种植作物种类的限制,建议学院建立各种作物相较齐全的本科生实习病害圃。

6)分析了部分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实验报告的批改标准统一的问题;病害标本的更新问题等。

本次教研活动之所以取得一定成效,主要有以下原因:学院领导重视、教师积极参与;教研室活动有切实计划、有细节安排;教研室主任会前准备充分、会议议程把控得当;研究主题准备全面,每个交流内容均有多媒体材料,老师们讨论积极,分析全面;教研活动形成具体意见和落实计划安排


Copyright© 2015-2023 沈阳农业大学外语教学部
技术支持:沈阳农业大学·神农大学生农业软件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