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督导信息【2020】第八十九期

作者: 时间:2020-07-15 点击数:

积极应对完善措施,探索线上教学模式

---介绍水利学院《基础工程设计》等四门课程教师线上教学经验

督导员 梁成华

进入期末,一学期非常规的本科线上教学工作即将结束。这次大规模的线上教学不仅是疫情期间教师们迫不得已的无奈选择,也是难得的线上教学实践机遇。及时总结线上教学得失,对于加快我校线上与线下相互衔接和相互补充的高水平本科课程建设十分必要。水利学院本学期共开设109门本科生课程,35门实验和实践类课程,全部采用线上教学形式。全院教师在开展网络授课过程中大胆尝试,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为加快本科课程建设奠定了基础。现将该院《基础工程设计》等四门课程教师线上教学经验介绍如下:

一、传承与创新,助力线上教学

《基础工程设计》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学期由刘艳华副教授承担。刘艳华副教授在多年的课程建设过程中,秉持不断创新,突出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和改革课程教学方法。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教育部提出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互联网+”学习新模式下,该课程开启了线上教学的远程教学新模式。

1.精心设计,未雨绸缪

《基础工程设计》课程授课方式主要采用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中国大学MOOC异步SPOC课程,并利用学堂在线“雨课堂”进行课程预习,采用腾讯课堂和学校易尔思平台进行拓展知识补充讲解和习题讲解,通过微信群与学生实时在线沟通与交流,发送教案、讲稿、PPT课件等多种学习资源的形式,开展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为了达到授课效果,刘老师在教务处发布通知之前,对不同院校的授课方式和授课资源进行了大量的调研,筛选和汇总了适于我校学生的线上的精品课,最后形成了多元化,多维度的网络授课形式。在利用学堂在线的雨课堂进行课前预习,采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进行课程学习,在腾讯课堂进行每周一次的补充讲解,在学校易尔思教学平台上发布作业,以此丰富课程授课环节,补充精品的教学资源,拓展适合我校学生的知识和作业,形成相互补充的混合式教学的学习闭环,确保教学效果。

2.突出创新,聚焦前沿

对于专业基础课程授课内容而言,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与教学理念的前瞻性是必需具备的。因此,在授课内容的准备上,突出创新理念,聚焦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前沿,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更新和丰富,积累了大量素材,引导学生对基础工程专业知识的兴趣。虽然线上教学存在着互动性差、对学生约束力不强等弊端,但只要内容丰富,与实践相结合,教学课堂精彩,并充分利用智慧化平台的管控手段,采取大数据反馈机制,就能够到达完善教学各个环节、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3.课程思政,融入教学

《基础工程设计》课程于326日如约上线,授课教师和学生通过多次线上答疑和互动交流,以饱满的热情顺利完成了首次课程。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要求,结合线下丰富的授课经验,授课教师开展线上教学的同时,还结合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形势,以及我校老一辈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爱国、奉献、治学、修身的专业精神展开课程思政,以此增强学生们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

线上教学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这条“空中教学”的道路上,通过不懈努力、持续探索,初步建立了适合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创新教学模式。

二、多种教学方式并举,充分调动学生线上学习主动性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2019年被评为了校精品课程。特殊时期,张静老师依托学校提供的智慧教学平台,有效开展了线上教学工作,为下一步线上线下金课及网络共享课程建设打下了基础。

本学期的《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共32学时,授课对象为2017级水利水电工程及2019级水工专,共有95名学生选课。为顺利完成网上教学工作,张静老师将中国大学慕课与智慧树教学平台相结合,将课程内容细化、扩展,同时利用QQ群进行交流,辅助线上教学工作。线上教学工作开展共分为四个过程。

1.学生自主学习

借助中国大学慕课中的国家精品课程,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资源。张静老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线上教学资源进行梳理,按照学生学习的进度,调整内容并合理安排课件的发布,避免重复知识点推送的同时确保线上资源质量。同时,在QQ群中提醒学生每节课的教学安排和学习目标,让学生做好记录。

2.老师重点讲解

依托智慧树教学平台,开通网络见面课。针对课程中的基础理论推导、重点及难点问题,张静老师利用智慧树平台进行讲解。同时,结合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补充与学生认识实习和未来生产实习相关的工程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做好笔记,在每次上课时,张静老师都会提前把PPT发给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通过随机点名进行提问,课后随机点名交课程笔记的形式保证大家在线认真听课。同时借助QQ群,让学生在QQ群中回复相应数字反馈课程内容理解状态,抓住学生注意力。

3.学生动手操练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涉及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水资源规划及管理等内容,要求学生掌握水资源相关基础知识,同时课程内容还涉及水利工程调度及水能计算等内容,培养学生动手计算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鉴于培养目标的不同,张静老师结合网络教学平台,设置不同的教学安排。在慕课堂中,针对每节的教学内容设置课后测验,以客观题为主要题型,实现网络自动批阅,学生在提交答案后即可看到正确解释。而在智慧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主观题作业,学生完成后拍照上传到系统,由老师进行批阅和修改,帮助学生对不同知识形式的掌握。

4.师生归纳总结

在每章新的教学内容开始之前,通过智慧课堂见面课,老师和学生共同对上一章内容做出总结。老师也会根据学生测验及作业情况,对学生测验及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大家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以学生为中心,探索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

《林业生态工程学》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专业骨干课,本学期由贾燕锋老师主讲。该课程是培养学习掌握水土流失三大防治措施之林草植被措施的课程,既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又需要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该课程包括40学时理论教学、0.5周课程实习和1周课程设计,面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三年级本科生开设。

1.充分利用线上资源,整合课程内容教学

理论教学部分基于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部分资源,增加教师自制的视频、动画、图片等课程资源,构建了《林业生态工程学》SPOC教学平台。将各章节知识要点、PPT、教师视频等上传至慕课平台,通过在线资源的建设,打造互联网+”模式下适应学生学习习惯的课程,奠定了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基础。课前要求学生进行线上学习,通过课前线上自主学习初步了解课程内容,为保证学生自学效果,视频播放过程中根据知识点不定时弹出问题,回答正确方可继续,否则需要回看。

2.重点讲解师生互动,及时了解掌握学情

该课程的授课中,先利用“慕课堂”进行线上学习效果测试,评估学生自学效果,发现学生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通过课程直播的形式,结合PPT讲义,由教师及时梳理知识脉络,讲解重点难点,完成错题解析。

针对线上教学交互偏弱的问题,直播讲授过程中结合授课内容及学生具备的水土保持专业知识抛出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并随机选取同学进行回答,既实现了师生互动,又避免了挂网、替课。课后布置课程作业、章节测试等进行知识巩固。为了解学生学习感受,不定时开展匿名问卷调查,鼓励学生大胆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强化实践环节的学与练

实践环节包括理论讲解、操作演示、指导学生操作、现场观测、汇报等环节。设计规范、操作演示视频等均上传至慕课平台,方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反复观看,做到“做中学、做中教”的目的。

首先,通过直播讲解PPT,讲授实践环节相关知识,讲授过程中随时询问学生是否明确实践要求。其次,组织线上实践训练,要求学生采集必需的影视频资料,教师进行评价、纠正。利用教师收集录制各种实践场景制作成多媒体材料,弥补野外实习不足。同时,借助学生来着全国各地且疫情期间尚未返校的优势,要求学生收集录制身边的林业生态工程案例,汇报讲解其中的原理、设计,并开展互评互动,丰富了实践形式,拓展了学生视野。

重视课程建设成果的应用。2017年,开发了《林业生态工程学》课件,课件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包括教学课件、教学动画阐述理论要点,实习视频、典型案例图文资料指导实践环节,章节测试自测学习效果,自开发以来一直可用于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全过程的辅助学习。该课件获2017年辽宁省和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2020年,依托中国大学MOOC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践,构建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全过程考评体系。在应对这次非常规的教学形式上,这一课程建设成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发挥团队优势,集思广益确保线上教学质量

本学期的《测量学》教学任务由杨国范、张婷婷、成遣、芦晓峰、赵晓彤、高振东六位老师组成,由于受疫情的影响,无法采用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不得不改为线上教学。如何进行线上教学,采用何种方式,大家集思广益,认真研究,最后结合教务处开学初所提供的相关课程信息,大家决定采用中国大学MOOC网作为本学期的测量学教学平台。

测量学作为专业基础平台课,选课人数较多,为了便于学生管理,根据任课教师的班级,将学生进行了相应的分组,利于教师管理。授课内容统一进行设置,统一进行测验和作业布置,完成时间都是设置到每周日晚上23:00,学生根据自己的课表进行学习并完成相应的作业和测试。指导教师利用QQ群或微信群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并进行必要的课外辅导。教师采用QQ群进行签到。通过这次线上教学,有如下几点体会:

1.课程内容设置是教学的核心

如何设置线上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任务,也是学生学习课程的基础。线下授课,教师上课可以更加灵活多样,并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可以发现问题。对于线上教学而言,学生的学习主要靠授课教师的课程设置内容,课程设置是极其重要的,否则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起到在线教学活动的作用和功能。

2.教学时长的设置要适度

在线教学的时长要视学生情况而定,一般要比线下授课时长略短,否则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疲劳感,视力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在授课过程中应以知识点为主,聚焦一个(或两个)知识点或实践技能点,讲清讲透,教师讲解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20-30分钟以内,其它时间组织学生互动、答疑、巩固等形式的学习活动。教师在备课时应准备好互动与提问环节,一方面能为学生答疑解惑;另一方面能及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发现学生走神时,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把学生重新拉到课堂上。因此,要充分的利用好时间,在较短的时间内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课程采用中国大学MOOC线上教学,QQ群进行答疑等教学形式辅助,总体上效果较好。但也存在部分学生学习在线课程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走神等问题,有的学生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线上教学无法观察到学生的神情、动作,对授课教师来说也是个挑战。

近年来网络教学只是作为大学本科的辅助教学手段在不断推进,基本是配合课堂教学。通过本次线上授课,总结得失,可以为今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提供实践经验,推动教学手段和方式改革。

Copyright© 2015-2023 沈阳农业大学外语教学部
技术支持:沈阳农业大学·神农大学生农业软件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