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督导信息【2020】(第五十一期)

作者: 时间:2020-06-04 点击数:

学生居乡调查,教师线上指导,网上报告交流

---介绍土环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线上实习替代法

督导员  陈振武

5月25日~29日,旁听了杨丹老师负责的《环境生态学》线上实习。该课是环境科学专业必修实习课,学时5天,对象是2017级环境科学专业32名学生。按照学校开展线上实习要求,老师们克服各种困难,认真调查居家学生住地和实习条件,精心安排,用心指导,收到了较好的实习效果。现将杨丹老师负责的《环境生态学》线上实习课的做法介绍给大家。

一、实习课的主要特点

1.精心组建指导团队

此次实习由多年承担指导《环境生态学》实习课任务的杨丹副教授负责,辅助指导教师由教学经验丰富和实践能力强的刘鸣达教授、中年教师刘宁副教授、青年教师何娜和孟博讲师等4人组成。

2.科学调整实习大纲

通过课程组几次研讨,调整了教学大纲,确定了结合学生异地居家实际,以学习植物生态学调查技术、观察了解各自家乡特色物种、分析家乡特色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掌握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要点、明确沙地治理的主要对策为主线的线上实习内容;同时,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文献检索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3.创新实践实习方式

实习通过学生分散异地居乡实习调查、小组集中讨论交流、班级汇报的形式展开,教师团队全程指导,线下线上有机结合。首先,杨丹和刘鸣达老师利用多年积累的《环境生态学》实习照片、视频、学习资料指导学生独立开展野外调查和环境生态学知识拓展学习,学生异地居乡结合周边条件针对绿地、公园、农田、山地、林地等植物种群和群落数量特征开展实习调查。其次,5位指导教师分别深入每个实习小组,参与学生的讨论和交流,并给与具体的指导和帮助。第三,通过聘请校外实习基地专家进行线上专题讲座,实习基地丰富、生动的图片和影像资料使学生们如同亲临矿山环境治理工程和沙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实习现场聆听专家讲解。第四,利用腾讯会议平台,以直播方式进行理论指导和互动教学;各小组指导教师每天通过QQ群指导小组交流讨论,通过邮箱收集、审阅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等材料,发现问题及时讲评和指导。

二、实习课的准备与动员

1.做好实习准备

首先在实习前一周,组建实习QQ群,针对学生异地居乡实习条件进行问卷调查。其次是向学生推荐学习资料,要求学生回顾性学习环境生态学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环境生态五大要点,借助沈农校园网植物分类学实习线上资源,云游校园,回顾植物学知识,辨识校园物种。

2.召开网上动员会

2020年5月25日晚7点,通过“腾讯会议”软件召开了《环境生态学课程实习》动员会,明确以下内容:

实习时间:5月25日~29日,共5天。其中,教师指导理论学习课1天,学生异地家乡调查0.5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1.5天,学生报告会1.5天,专家讲座0.5天和两个晚上。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30~4.:30;晚上7:00~9:00。

实习目标:认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资源和环境的特点等,了解人类进行农业生产、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等行为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及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掌握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沙化土地治理措施及其生态学理论依据等。

实习内容:学习、实践生态学野外调查技术;踏查公园、荒地、农田等,辨识植被和物种;结合异地居乡自然生态特点,分析生态服务功能;了解露天矿开采与利用及矿山环境治理对策;掌握沙漠化生态环境的生态治理措施。

实习要求:保证时间,集体上课提前10分钟进入腾讯会议室,按时参加听讲,多动脑多提问,积极参加讨论和汇报,注意安全,完成任务。

三、实习课的组织与实施

1.学生居乡调查

本次实习将过去的赴校外鞍山矿山和阜新章古台固沙所基地参观学习,改为学生异地居乡结合周边条件,踏查绿地、公园、农田、山地、林地等参观调查。本次学生家乡分散在北到黑龙江,南至云南,西到甘肃,涉及全国14个省和自治区。每名学生对自己采集的样本经手机查对确认了样本名称、种类、外部形态,适生条件等,并从调查步骤、方法、数据计算、结果与分析和绘图,自制多媒体小短片,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到班级会上汇报。32名学生共调查了涉及到的物种包括乔木、灌木、草本及农作物等,各小组汇总后少则20余种,多则70余种。同时对物种的形成、分布、物种多样性、生态功能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2.专家网上报告

为深化实习内容,扩充专业知识,安排了4位专家做讲座。他们是沈农大刘鸣达教授以“沈农校园生态诗意解读”为题,介绍了沈农校史;结合原创格律诗从季相出发,以春、夏、秋、冬的自然生态景观图片,展示演讲校园的园林景观风貌,从环境生态角度漫谈物质循环,从人与环境关系角度阐述生态环境伦理;杨丹老师以“露天矿业开采后环境问题及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及效果”,及把过去多年在海城、阜新、本溪、鞍山矿山实习场景所拍摄照片等,从环境生态角度,介绍了矿山存在问题及修复治理和改造方法;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硕导杨辉高级工程师,介绍了《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引起同学生们广泛兴趣,讨论踊跃;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日升,介绍了《辽宁沙地与沙化治理研究的实践》,深受学生们欢迎。

3.教师分工指导

杨丹负责实习全面工作,刘宁和孟博老师负责指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课件ppt多媒体制作,和腾讯会议软件安装、易而思校园网查看操作应用方法。何娜负责指导班级汇报文章写作、专业术语用法、语言表达以及汇报进行点评。有的老师为上传资料工作到深夜12点。

4.网上总结报告会

报告会采取先小组后班级,然后学生提问或质疑,最后老师点评。全班5个组,班级召开3次,每次每组推荐2名,32名同学先后被推荐。汇报内容为以下几方面:

居乡物种群落调查报告:贺荣涛在公园内调查了金叶榆系列品种,并把调查内容按生态原理、采样步骤、采样分析、绘制图表、调查小结等顺序记载在日记中,以图文并茂,层次清晰,分析较全面,利用多媒体短片向学生们汇报;郭方俣通过访谈大连旅顺口区园林管理部门专业人士,对家乡特色物种有了深刻认识,并主动参与班内分享;刘佳怡和吴思薇针对园林绿化和生态修复的引种问题和指导教师展开热烈讨论。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报告:住在沈阳的张馨元以沈阳市树生长在北陵公园60年油松为例,介绍了油松作用、历史价值、生态价值、药用价值、社会价值。家住大连旅顺口郭方俣,介绍了龙柏和槐树在生态系统作用,分析了适宜丘陵山地种植,调节小区域气候等生态功能,以及樱花树观赏价值,促进旅游生态业发展,吸引各地游客,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

矿山生态治理与修复措施的分析报告:孔潇潇通过游览鞍钢集团网上博物馆,并结合文献资料查阅,以鞍钢清洁生产技术矿山环境修复为题,介绍了鞍钢集团在钢铁冶炼过程中采用主要节能、环保技术,分析了铁矿露天开采等矿业生产活动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

居住河北唐山的牛童,介绍了板栗(迁西板栗)和“乐丫山生态文化产业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介绍了文化产业园应有的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维持土壤,文化美学创作源泉,文化娱乐服务功能等方面作用。

家住吉林省抚松县李树玟介绍了山地人参、北方五味子、天麻、灵芝等药用植物适生条件,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健康营养作用。

居住在青海省顾植婷,在汇报前播放青海省简介视频5分钟,观看了青海特色景观雪山和盐湖,并介绍了草地景观生态系统的大柴旦、查尔汗盐湖、柴达木盆地的车台吉、星星海,扎陵湖草原的明山、唐古拉山、巴彦克拉山等家乡美景。

每名学生对家乡特色介绍,似如一次家乡环境变迁,家乡一道一道美丽风景如文化之旅,是乡村振兴的缩影,令人回味无穷。

四、教学实习效果与体会

学生经5天的线上课程实习,基本完成了实习任务,达到了预期效果,将疫情对教学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5天里实习,每名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了撰写日记5篇,实习报告5篇,实习总结一篇,汇报ppt一部。

1.学生的体会

2017级土环科学专业牛童认为;本次实习理论与实际结合,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小组讨论不仅能拓宽大家眼界,帮助大家发现自己可能意识不到的问题,在交往中提升自己,互相学习;小组讨论没有枯燥气味,大家积极,饶有兴趣。在网络时代,信息社会,给我们在实习手段上提供了便利条件。刘佳怡认为,实习能够培养我们独立工作和思考能力。在家乡实地调查过程中,对家乡认识深刻与自己所学专业关联度高,对课堂理论学习理解更加透彻。孙学礼认为,我在儿童公园参观时,并利用软件了解了很多植物种类,植物生长习性和形态特征,能够较熟练区别它们的差异,初步掌握了种群群落调查方法,实习后锻炼了我总结演讲能力,催生我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2.指导教师体会

杨丹老师认为: 疫情之下的一次线上实习,学生们虽然少了实地参观调研的经历,却多了文献查阅、家乡调研、讨论交流的时间,在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都有不小的收获。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还是能吸引和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积极性的。今后的实习可以将这种线上学习与线下的现场调研学习相结合会收到更好的效果。青年教师孟博老师说,在短短5天里,同学们对老师布置实习任务都能准时完成,虽然处于疫情中,同学们学习的精神状态非常好,他们爱沈农、爱家乡、爱专业的劲头始终未减,自己很受鼓舞,期待学生返校后和同学们一起能到实习基地参观实习。

 

 

 

 

本期信息传至:陈启军校长、王铁良副校长、辛彦军副校长,教务处、研究生院领导,学院负责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领导、全体督导员


Copyright© 2015-2023 沈阳农业大学外语教学部
技术支持:沈阳农业大学·神农大学生农业软件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