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督导信息【2019】(第八十三期)

作者: 时间:2019-12-25 点击数:

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微生物学教研室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做法

督导员 杨长成

微生物学是土环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开设的课程,授课面覆盖全校生物、园艺、林学等7个学院,14个专业,选课学生近700人。微生物学教研室针对不同专业共开设三门微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占课程总学时的近二分之一。在教学督导工作中,我多次听了《微生物学》实验课,几乎听了所有教师的授课,目睹了授课教师严谨的教学态度、规范的教学过程和认真的履行职责。微生物学教研室始终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上。教授从不缺席实验教学,和所有任课教师一样,同等同量承担实验教学任务,用言传身教促进教学团队的成长、成熟。近年来教研室加强了实验室建设,扩大了实验室面积,改造了水、电、排风等基础设施系统,更换了试验台、添置了显微镜,配置了多媒体设施,实验室面貌焕然一新,为实验教学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和微生物学教师的沟通中了解到,教研室对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从教与学两方面找原因、定措施,多措并举,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模式,重组教学内容,增添实验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加大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力度,以改革促实验教学质量提高。现将他们的做法介绍如下,供借鉴与参考。

一、夯实基础,鼓励创新,提高学生的实验参与度与创新能力

为了更好地学习掌握微生物学的知识与基本技能,合理组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相互关系和性质,归纳为两个教学模块:一个是以“学”为主,侧重认知。主要是微生物学的基本技术,包括形态、分类显微观察、制片和染色技术等。实验教学中学生11组,仪器、试材等配套齐全。通过其中考核的方式,要求每位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掌握相关实验技能。另一个是突出“做”,侧重应用。主要内容是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与初步鉴定。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内容。通过期末考核和创新报告的方式,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师集体备课,确保实验课程教学效果

在实验教学中,教研室全体教师多年来坚持实验课程的预备实验工作,每学期第三周实验课程正式开课之前,全体教师集体备课。主要内容为显微镜性能的检查,实验菌种的选用、活化、镜检与制片观察。通过在开课前完成实验室显微镜的擦拭、检测与维护工作,减少学生实验过程中显微镜的故障率,保证实验的有效性和正确性。通过对实验室保存菌株的检查与分析,依据每周实验内容,教师分工完成课前菌株活化、染色、镜检与制片等相关预备实验工作,有效地保证了实验的成功率,使无效实验现象极少发生。通过全体教师的集体备课,把影响学生实验课中的各种因素逐一排除,确保了学生实验课的顺畅进行,获得满意的实验结果。进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有效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兴趣。

三、坚持小班授课,强化教师指导

实验课构成因素较多,涉及仪器、试材、药品、用具、试剂等多种因素,实验过程也比较繁杂。实践证明:在一定范围内,教师指导实验的效果随学生数量的增加而下降。为了保证实验课效果,教研室克服困难,挖掘教师资源,最大程度满足实验教学指导需要。坚持以自然班授课(30人),严格控制实验课学生的人数;每班分2组进行实验操作,每组15人,配备1名指导教师,缩小师生比例。学生每组1-2人,仪器、试材等配套齐全,充分保证学生的操作机会和锻炼动手能力。由于师生比配备合理,可使教师充分掌控实验课堂,关注所有学生的实验进程和动态,对学生实验做到细致指导。这样的实验安排从制度上保证了教学质量,也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四、实施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019年微生物学教研室进行了实验教学改革,改变以往“实验+报告”的教学模式,新增期中考核、期末考核和创新报告三个主要环节。实验课程考核标准也进行了相应调整,以微生物学I为例:学生实验成绩共30分,分配如下表:

微生物学》实验课成绩构成标准

总成绩30

其中考核共10

创新报告共10

其中考试 10

无菌操作(满分2分)

报告题目 满分2

创新报告 10

制片方法(满分2分)

实验材料 满分2

实验报告 9

显微镜使用(满分2分)

实验方法 满分2

1

实验结果 满分2分)

实验结果 满分2

物品归位 (满分2分)

讨论与结论 满分2

在期中考核中,考察了学生对菌体制片、染色与显微镜使用的掌握情况。针对不同微生物类群(细菌、放线菌与真菌)的个体形态,分别采用不同制片方法(涂片法、印片法、浸片法)和染色方法,结合显微镜(油镜、低倍镜、高倍镜)的观察,要求学生在15-20分钟内完成测试菌株个体形态的观察并绘图。这种考核,不再是简单的验证型的实验,融多项实验内容为一体,涵盖了多种实验技术,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考核可以比较客观地检验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在期末考核中,主要考察学生对微生物分离、培养与初步鉴定技能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学习并掌握分离、培养与菌落形态特征识别的基础上,从土壤中分离并纯化1株细菌,并对所纯化菌株完成个体形态与菌落形态的初步鉴定。并将实验结果以创新报告方式进行分析、讨论,通过PPT汇报,师生共同探讨实验中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在创新汇报中,以方法创新、理念创新及创新思维做为核心内容,提高实验教学的创新性。

微生物学教研室通过实施这些教学环节,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锻炼了学生归纳、整理材料和制作课件的能力,促进了综合素质提高。同时也为学生建立了展现自我的舞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2019年刘灵芝老师指导的生物科学专业多名学生,应用实验课程中分离获得细菌菌株,首次参加校级微生物标本大赛,获得三等奖。这个结果鼓舞了全体教师,进一步坚定了课程改革的信心。

微生物教研室进行课程改革尝试,初见成效,说明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虽然还不够完善,但已起步前行,值得称赞!更可喜的是教学质量意识在教师中已形成共识,教研室全体教师正为打造《微生物学》一流课程而不懈努力。

 

 

 

 

 

 

 

 

 

 

 

 

 

本期信息传至:陈启军校长、王铁良副校长、辛彦军副校长,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处领导,学院负责本科教学、研究生教育、学生工作领导,全体督导员。

Copyright© 2015-2023 沈阳农业大学外语教学部
技术支持:沈阳农业大学·神农大学生农业软件创新中心